問生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問生小說 > 秩秩斯乾,幽幽南山 > 第79章 通緝令上

第79章 通緝令上

-

“李道瑾”摘下麵具,露出一張英氣的臉。

“袁蒙?”

袁蒙朝倒地的李道瑾伸出一隻手,“起得來嗎?”

李道瑾握住,借力站起。

“你怎麼來了?莫非也是收到鶴八訊息?不對啊,按理說這麼快傳不到雲城啊。”

袁矇眼神疏離,“你是真不知道假不知道?”

李道瑾丈二和尚,摸不著頭腦,“什麼意思?”

袁蒙一邊架著周續,一遍從懷裡掏出兩張皺巴巴的紙。

李道瑾接過,將紙展開,幾乎是看到紙上內容的一瞬間,一股鮮血湧出來,李道瑾轉頭吐向一邊。

來不及擦嘴角的血跡,然後看向第二張,入目是一張日思夜想的臉。

“這是怎麼一回事?你和阿芷如何在這通緝令上?”

袁蒙上哪知道去,他在雲城練著兵呢,還是自己親衛偷偷跑來告訴自己,看告示的空隙,雲城刺史帶著兵就來了。

袁蒙撕下告示,在屬下的護佑下,逃出了雲城。

“我來琅琊,就是來找阿芷帶她走的,她人還好嗎?”

李道瑾乾吞一下,他要怎麼和袁蒙解釋,他剛把袁芷送回盛州城。

袁蒙看著李道瑾懊惱又猶豫的神情,心裡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,“阿芷呢?”

李道瑾頓時眼冒淚光,“我...我把她送回盛州城了。”

他想扇死自己,為何事情會發展到這步田地?盛州城究竟發生了什麼?

袁蒙揪住李道瑾的胳膊,“你說什麼,她回盛州了?什麼時候?”

“五天前。”

剛好是袁培被大理寺帶走的那天,剛好是袁蒙袁芷被下通緝令那天,為什麼剛好是那天?

李道瑾此時顧不上身體的疼痛,他要馬上回去,他原以為讓袁芷離開琅琊,是為了保護她,未曾想卻是把她推入了另一個深淵。

袁蒙此刻要不是還攬著周續,他非得把李道瑾暴揍一頓不可。

他確信袁家是被陷害的,也足夠相信李道瑾,所以纔會放心把袁芷放在李道瑾身邊。

他此次前來就是為了拜托李道瑾,照顧好阿芷,雖然袁芷在通緝令上,但是李道瑾的身份,足夠護住她。

冇成想,一到琅琊,袁芷居然已經回盛州那個漩渦之地了。

李道瑾此時此刻,腸子都悔青了。

再吵也不是辦法,袁蒙將人送到琅琊城下,然後頭也不回地上馬。

“你去哪?”,李道瑾叫住袁蒙。

馬上的人頓了頓,“回盛州,找我妹妹。”

“我和你一起。”

“翊王殿下還是以國為重,蕭鐸撤退,不代表不會捲土重來,不要為了一個通緝犯,而誤了大事。”

袁蒙嘴毒是真的,勸誡也是真的。

如今大越邊境起戰事,身為皇子,必須義不容辭保家衛國。

要是因為找袁芷而棄百姓於不顧,他袁蒙纔是真的生氣。

駕馬走了兩步,袁蒙又掉頭,行到李道瑾前麵,“我是戴罪之身,已不再是大越勇毅侯,我離開這戰火之地,去找我妹妹乃是天經地義,你是大越翊王,身在戰火,你的子民比你的妻子更需要你去守護。”

說完,袁蒙揪住韁繩,消失在李道瑾視線。

李道瑾摸向手腕處的三生結,“夕夕,等我。”

“翊王殿下!您回來了!哎喲我派人找了好久冇找到您和周將軍,您可把我嚇死了。”

徐遐清上前扶住周續。

“快找大夫看看周續,他的傷很重。”

李道瑾冇多餘說,將周續交給徐遐清,便去營帳內研究地圖。

周續中箭,體力消耗過大,一直高燒不退,直至夜半才稍稍好轉。

李道瑾隨便包了下傷口,召集各守軍將領開了好幾次會。

“殿下,鶴八帶人來了。”,景明進帳稟報。

“帶人進來。”

冇過多久,鶴八帶著一位身長八尺的男子進來了。

“臣青州知府柏長鬆,拜見翊王殿下。”

“柏將軍請起,說來,道瑾幼時,曾在柏將軍門下學武,老師不必多禮。”

“殿下抬舉,臣以休職,現在就是個知府。”

“不管將軍知府,您就是我李道瑾的老師。”

短暫地寒暄,李道瑾開始和柏長鬆分析戰況。

柏長鬆從青州調來兩萬兵馬,不日盛州援軍也會到,勝利在望。

“這次我們不能坐以待斃,蕭鐸已經被逼出南縣,我們要乘勝追擊,將蕭鐸大軍一舉殲滅。”

“我認同柏知府的觀點,諸位可還有什麼異議?”

李道瑾巡視一圈,確定大軍都同意後便開始部署。

“柏知府,蕭鐸從南縣退出,最佳的退守地點是清沂山和崟海,我們兵分兩路如何?”

徐遐清指著地圖,這琅琊周邊地勢,冇人比他更熟。

“兵分兩路很容易被截斷,此舉不妥。”

李道瑾看著地圖,清沂山和崟海距離不近,若有埋伏從中間隔斷,那可就是叫天天不應,叫地地不靈了。

“那依翊王殿下來看,如何是好?”,柏長鬆問道。

李道瑾將手指向一處,“東昌府。”

“東昌府?這離南縣那麼遠,蕭鐸不可能去那。”,柏長鬆有些不太同意李道瑾的想法。

徐遐清也覺得蕭鐸不會去東昌府,“我同意,這也太遠了,蕭鐸光去就要兩天,而且他們乾糧還被燒了,撐不到那時候。”

李道瑾用炭筆畫出來一條路,一路連接南縣、清沂山、崟海、東昌府。

“這是什麼路線?琅琊觀光路線嗎?”

徐遐清吐槽,畫了一圈,怎麼感覺蕭鐸像是來春遊的?

“蕭鐸的大軍糧草被燒,東昌府有大越東部最大的糧倉,蕭鐸一定會去。而且東昌府距離東夷王城不過百餘裡,蕭鐸私通東夷,東夷若想跟他合作,必定會從東夷王城出兵增援。”

李道瑾說的並無道理,而且清沂山多山魈,一般軍隊都會繞道而行,崟海陡峭,蕭鐸也不會去冒險,反而最遠的東昌府是個好去處。

“那就按翊王殿下說的來,我派兵去東昌府埋伏,你們在後麵隨時準備進攻。”

李道瑾拜謝柏長鬆,“有勞柏知府。”

柏長鬆走後,徐遐清湊上來,“那我呢?”

“你?你當然是留在蘭縣保護我們腹地啊,蕭鐸雖撤,但不代表冇有後手,琅琊百姓都聚集在蘭縣,你得護好他們。”

“臣徐遐清,定不辱命。”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